1946年9月出生
1970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留校从事教学、设计与科研工作至今
1981年8月—1983年10月美国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访问学者
1992年9月—1994年5月国家教委委派亚洲理工学院(泰国,曼谷)任教
主要社会兼职:
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
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标准化协会混凝土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震学会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工业建筑》、《工程力学》、《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JOURNAL OF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编委
研究方向
1)结构抗震、减震—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结构和新型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反应,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和抗震设计,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设计方法,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消能减震(振);
2)在用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桥梁)现状检测、安全评估、维修决策和加固方法;
3)大跨桥梁、大跨空间结构安全监测;
4)FRP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5)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在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混凝土梁—墙平面外节点的抗震性能与设计研究;
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奥运场馆结构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3)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合作者):新型大跨FRP组合结构研究;
4)北京市教委基金项目(参加):高层建筑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
5)参加“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规程”的修订或编写;负责“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指南”的编写;
6)其他横向课题。
获奖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建设部
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