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G材料应用——广州大剧院
文章出处:未知网责任编辑:麦作者:麦人气:发表时间:2015-05-14 13:56

 GRG材料应用——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设计者来自伦敦普利茨建筑获得者-扎哈哈迪德,此项目历时7年,投资高达13.8亿元,其中澳大利亚人,国际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的获得者-马歇尔贡献了最新声学技术,GRG材料被大量使用。



GRG材料应用——广州大剧院具体应用部位
二层主入口前厅
 
二 层主入口前厅也是俗称的“大堂”, 是大剧院独具魅力的主要空间之一,按照扎哈的设计理念,用颠覆传统的做法,将室内室外界限模糊,借助大面积的玻璃与室外景观内外交融,延续建筑外观灵动流 畅的设计风格,室内仍以充满视觉张力的做法来处理墙面与廊道,构成功能交织、景观渗透的动态空间,成为观众在欣赏演出之前感受艺术氛围的场所。在已完成的作品的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的是。在已完成的作品的室内设计中,大量使用的是素混凝土,小 部分使用的是实体面材(该材料可塑性强,表面质感好,但由于是B1级材料不能满足中国的消防要求,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需每隔5 m左右留一条伸缩缝,而广州大剧院的室内由于设计构想的光滑无缝的创新效果,并不适合用这种材料来实施)


    为了将扎哈的作品落地生根,扎哈的团队与中国的 建设者们通过苦苦思考积极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新路,实现了大尺度、流畅、扭动且表面光滑无缝的大体块构成。实现这一梦想,主要是选用了一种新颖的声学材 料:预铸式玻璃纤维加强石膏(简称“GRG”),该材料能满足设计者的创意要求,可塑性强,能实现自由曲面,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及抗冲击力,不易变形,干湿 收缩率小于0.01%,会呼吸,无污染,最重要的是属于A1级防火材料,在公共空间采用完全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GRG材料应用——观众厅
    大剧院核心部分的1800座观众厅,设计混响时间为1.4~1.6S,适合歌剧、舞剧、戏曲、芭蕾舞以及音乐演奏等。



    观众厅由于对声学的苛求,除了地面是厚实的木地板外,墙面、顶面全部采用GRG产品。扎哈的作品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跳出了传统的建筑概念,各个界面互为交融。也正由于GRG优良的可塑性,才使空间各个界面衔接圆润,过渡自然。
目 前GRG材料已在剧院类项目中被广泛应用,但广州大剧院观众厅的实践却是一种新的挑战,形象地说,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统做法,而是实实在在地在做庞大的 空间艺术品。基于这一点,一切技术手段需创新,走新路。从建筑设计开始,为了适应这种新变革,所用建筑设计软件已跨过了一般的建筑制图软件,采用精度较高 的“犀牛”软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声学设计及室内设计都是在同一个虚拟的建筑模型上进行,并直接将其转换成指导GRG制造安装的技术手段,响应了声学 专家要求的完成后其形状与尺寸的误差要控制在±20 mm的范围内。应该说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声学设计直到室内施工均是在精密的计算机计算平台上进行的,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完美,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师的有 效掌控。
 
    在实施过程中,GRG生产加工时依据建筑设计的计算机模型,通过电脑控制进行分部位、分单元,再进行翻模浇铸加工生产,在安装时 运用红外线、电子经纬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精确定位,精确安装、将误差控制在±20 mm之内。通俗地说,复杂的空间形体已完全无法用传统的建筑设计制图方法来解决,也完全无法用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来实施。从建筑设计初始就通过“犀牛”软 件建模来控制,直至GRG加工安装,整个过程就像医院对人体进行CT检查一样,对模型进行切片分析,根据模型的难易程度确定切片密度,将复杂形状简化为 面,再设定横纵向网格、间距、再由面转化为线、转化为点。
完成后的观众厅墙面与顶面,除了将声学材料严格控制在面密度不低于35 kg/m2,面材厚度直达声辐射部位不小于40 mm,非直达声辐射部位不少于25 mm,为了保证有效地声扩散效果,表面还艺术性地设置了富有动感的俗称“猫爪印”的扩散元素,在光影中显得更加迷人。

GRG材料应用——排练厅
        广州大剧院共有三个排练 厅,分别是芭蕾舞排练厅、乐队排练厅、歌舞剧排练厅。


    声学设计指标为1.0-1.4S,除了地面用材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专业木地板外,在立面与顶面的处理上 为了增强这三个排练厅的感染力,借助声学设计所要求的墙身截面作法,采用富有韵律感的表面肌理,既满足了专业排练厅所需要的声扩散和声吸收外,用计算机程 序设计出来的墙面顶面,犹如一个巨大的空间艺术品。在材料的选择上,扎哈团队所钟情的实体面材,在加强了消防措施的前提下,成功地运用在三个排练厅的墙 面,(实体面材由于其特殊的材料结构,耐摩擦、抗刮伤等方面优于GRG),吊顶仍采用消防规范硬性规定的A1级GRG材料。

GRG材料应用——多功能厅
    多 功能厅俗称为小“石头”,总建筑面积12842 m2。其中包括400座的多功能演艺厅、演出用房、西餐厅等。400座的多功能演艺厅兼备室内音乐、小型话剧、曲艺、新闻发布、会议、时装表演、展示及演 员排练等多种多样使用功能。


    坐席的設置頗有特點,通過電腦控制機械裝置,瞬間可組合排列出多種形式,其高低前後均能移動,可變幻出圍合式、單向式、夾道 式等多種形式,在視線變化上也可調整成看台式、梯田式、平板式等多種類型。地面是專用的舞台木地板,牆面因聲學要求(設計混響時間為1.0~1.2S)仍 採用GRG材料,並安裝總面積達150 m2的同時具有吸聲和擴散聲作用的聲學板,頂部採取開放式的設計,僅在混凝土樓板底安裝強吸聲材料,並均勻地滿布可升降的吊桿,以適應多功能用途佈置音 箱、佈置燈光等的需要。整個空間的色調採用黑色,目的是讓觀眾忘卻空間圍合的六面體,從而沈浸在藝術創造所帶來的無窮魅力。

    在 广州大剧院的室内设计中,设计师大量应用了GRG这一新型材料。广州大剧院的设计是超前的,所以采用传统材料与工艺无法完全表达设计师的想法。这而GRG 这种特殊的石膏板材,其容易造型、不易变形的特型,可以帮助设计师充分表达出设计构想。它在大剧场前厅、观众厅、多功能厅、排练厅等均大量使用,并通过对 其色彩、肌理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也在声学应用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尝试。
    在整个空间中大面积使用,前厅的应用面积约为13 000 m2,主要用在墙面、楼梯扶手、立柱等;在观众厅的应用方面约4000 m2;多功能厅的应用面积大约为3000 m2。
文章来源:http://www.gxqinglong.com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