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C构件安装对建筑物结构基层和安装工作面的要求
文章出处:未知网责任编辑:麦作者:麦人气:发表时间:2015-11-05 15:12

 对建筑物结构基层和安装工作面的要求

2.1建筑墙面实心砖结构180厚砖墙及以上,如120厚砖墙应采用MU7.5等级砖块和M5等级或以上水泥砂浆砌筑:在女儿墙等墙体顶部安装时,还要求墙体顶有不矮于100厚以上的钢筋砼压顶梁;也可直接的C15级以上的混凝土基层。如果安装基面墙体结构为空心砖或其它有较厚保温层的墙体时,应视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进行有效协商,以确保安装基面的牢固和膨胀螺栓等安装配件的有效连接锚固。

2.2构件一般要求在土建抹灰饰面之后安装,以确保构件定位的准确性和不出现因抹灰之前安装预留间距不足致抹灰后将构件部分尺寸填埋(抹灰厚度不均和过厚),影响原构件设计外观悬飘效果;抹灰后安装还可以避免抹灰工序对已安装构件的损坏和污染。

2.3 构件安装工作面应有安全牢固的脚手架,脚手架需离墙面400mm以上且不能小于构件向外悬飘的尺寸,以便于施工安装。当局部工作面脚手架不符合安装基本要求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加以整改。

GRC构件安装对建筑物结构基层和安装工作面的要求

2.4 构件安装和固定要求

2.4.1 产品固定点的设置需满足下列或设计特殊要求。

2.4.1.1 当线条构件垂直高度小于180mm时,正常情况下,单条长度1500mm/条,固定点一般为45个;长度为1200mm/条,固定点一般为34个;长度为900mm/条,固定点一般为3个;长度为300mm/条—600mm/条,固定点一般为2个;具体应按安装设计图纸执行,特殊情况应视产品形状而定。

2.4.1.2 线条构件垂直高度大于180mm时,应逐一进行产品安装设计,可采用沉孔螺栓与预埋角码相结合形式;或者采用与预留铁烧焊固定相结合形式(烧焊固定一般在产品顶板悬飘宽度大于180mm和产品形状不适预留孔情况下采用,且预留铁在安装前作好防锈处理),按不少于两排,排距不大于200mm,点距不宜大于400mm原则设置固定点。

2.4.1.3 在收口或特殊非标准位置,线条长度不于300mm时,需视现场需要适当增加固定点且不少于2个,部分特殊件应和特殊处理和特殊订造生产以确保单条构件的安装牢固。

2.4.1.4 非线条产品的固定点设置根据以上固定点设置的间距、排距和排数原则,产品下订单生产时做好设计预留,安装时严格执行。

2.4.1.5 半圆柱以及涡卷托底,一般情况下采用预留孔安装,若产品形状不宜留孔时,除两侧预留钢筋(或角码)制安外,还须有M8*80规格的膨胀螺栓作受力点(或按设计要求设置角钢骨架)。

2.4.1.6 特大异型构件应先进行生产安装设计,包括角钢骨架和产品固定点的配置,以确保设计、生产、安装(现场)的一致性。

GRC构件安装对建筑物结构基层和安装工作面的要求

2.5 安装基本操作流程。

2.5.1 放线工作。安装构件前须做好下列放线工作:

2.5.1.1 在安装基面(已完成抹灰前提下)弹线定出安装位置,包括水平线和垂直线。安装水平标高允许误差范围控制在3mm范围内。

2.5.1.2 构件下安放定位用角钢(角码)或临时用短钢筋头,安装完成后拆除。

2.5.1.3 先安放转角构件,使其尽可能方正。通过同一工作面的两个转角位线确定装饰线条位置。

2.5.1.4 临时定位安装应准确无误,且可复查安装基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如表面允许误差超出±2mm/1000mm范围时,应在构件安装中加以调整控制。

2.5.1.5 安装柱头、柱座和柱身构件时必须四面十字型吊垂直线,坑纹对应平齐。

2.5.1.6 安装异型件(如斗拱、涡卷、支托等)时,必须“中对中”,中轴线向下垂直安装或中心线水平安装同一位置上,同一位置线上安装多个时,必须按要求均分,或按建筑设计图的尺寸加以定位。

2.5.1.7 安装构件时,根据构件产品设计预留螺栓孔位置,钻好孔(孔要有足够深度),按照安装设计图把标示的螺栓型号打好膨胀螺栓,并逐一收紧每个螺栓,螺栓规格长度按产品设计图的要求,且保证固定螺栓锚入安装基面3050mm

2.5.1.8 当固定点的设置是预留孔(螺栓)和预留铁烧焊相结合时,应在与预留铁相对应的安装基面位置和按相应数量,用相应的膨胀螺栓锚入安装基面内3050mm,且构件产品预留铁与膨胀螺栓烧焊搭接,且满足相应焊接操作规定。

2.5.1.9 安装固定螺栓时,螺帽外表面与构件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5mm,以确保螺栓帽的保护层。

2.5.1.10 若线板厚度(悬飘宽度)小于50mm,垂直高度小于300mm,且因产品形状致可能内腔太小而设计为实腹(心)生产安装时,需在产品背面满刮纯水泥胶泥,类同瓷砖湿法铺贴工艺做法,再加装固定螺栓或固定件。

2.6  构件安装接缝处理要求

GRC构件安装对建筑物结构基层和安装工作面的要求

2.6.1 构件接口缝(因产品脱模斜需要,产品两边自然有3mm斜度,两线条拼接后自然形成56mm缝)和安装沉孔的处理方法按以下两种。

方法一:采用补缝胶泥补缝、回填(本处理方法由构件安装人员按规范完成)。

方法二:采用建筑腻子(弹性腻子)补缝、回填(本处理由油漆工序完成)。

备注:以上两种处理方法由客户方决定。

2.6.1.1 补缝前需对接缝进行下列检查和处理,包括:

2.6.1.1.A 构件之间的接缝错位超过5mm的应返工安装,5mm以下的做好打磨处理。

2.6.1.1.B 补缝前需对接缝进行清理,包括除尘、除油污、扫脱落物等,适当洒水湿润接口,以手指贴触不沾水为度。

2.6.1.1.C 补缝胶泥(补缝砂浆)按下列配比进行配制,

普通胶泥(水泥砂浆)

普通水泥:中砂:108胶水=120.4

2.6.1.2 建筑腻子(弹性腻子):指一般外墙涂料公司使用的弹性腻子,如“碧美涂”牌的弹性腻子。

2.6.2 构件与安装基面之间的接缝应处理成内弯海棠角

GRC构件安装对建筑物结构基层和安装工作面的要求

2.7 构件安装防水处理要求

2.7.1 带顶板构件在设计时顶板应有足够坡度排水。

2.7.2 构件与墙体间如有条件应采用海棠角方法修缝,海棠角工艺:用简易自制工具(木圆条等)在构件顶与墙间阴角位置,将上述配比补缝砂浆刮平顺成海棠角。

2.7.3 除与客户另有约定外,户外空腹线条构件均应预留泄水孔,如生产未有预留,在安装前应予切割。

 

2.7.4 GRC构件属装饰性、个性化产品,制品形式和安装现场各种各样。

文章来源:http://www.gxqinglong.com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