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GRC板是用板框架制作的
GRC板的框架
大多数GRC板是用板框架制作的,使之具有刚度与结构支承。此种框架一般是用轻钢或同时使用结构型钢与轻钢制成的。
GRC板框架在使用过程中荷载通过柔性的、重力的锚固件,某些情况下还要通过抗震锚固件,有板的GRC外壳转递至板框架上。
GRC板框架将板的荷载再转递给建筑物框架,并支承安装的窗荷载,同时还起着空间网架的作用支承内绝热材料。防火材料以及墙面的各种覆盖物。立柱与锚固件的间距是由设计确定的,一般它们的中心间距为
GRC板框架这些锚固件应设计成焊接到框架上,以调节GRC外壳因温湿度而引起的位移,但又不致使之受到过大的限制。过多的、不正确的焊接以及锚固件的不正确的定位与埋置均有能导致限制不当,并因应力过大而使板的外壳发生开裂。
在制造、存放、运输与装配过程中,已制成的板框架会受到多次移动,为此采用焊接比螺丝连接更为适宜,尽管这两种方法均可使用。
GRC板框架当轻钢用于焊接是,应用最小标准厚度为16的材料。将钢板与角钢焊接到轻钢上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烧穿,否则将会使型钢的性能与焊接点的强度发生很大的变化。
GRC板框架如若要将厚的硬件(如作为支承连接用的钢板与角钢)焊至立筋框架上,则应先将附加的薄的钢板与角钢焊于其上再焊厚的硬件。焊接应符合AS1554.1。一般可用焊条焊接、气体金属电弧焊接(GMAW)与屏蔽金属电弧焊接(SMAW)。
耐蚀材料(如镀锌的与镀漆的)的焊接应在去渣后进行。
GRC板框架,板框架制就后,随即准备与GRC相连接。GRC经喷成并辊压密实至一定厚度后,用夹具或托架将板框架放至GRC外壳上。在GRC底层达到初凝后,即将框架安装于其上。
除非设计上有专门的规定,柔性锚固件不应延伸到未硬固的GRC中。锚固件会对GRC施加压力,改变该部位GRC的密度与水灰比,从而有可能在板的外表面上形成斑痕或暗影。
为便于生产,通常使柔性锚固件与GRC底层保持3-
板外壳与板框架相接后会对外壳的位移有约束,为此。二者间在任何位置均应当有一定间隙以允许GRC有活动之余地。
框架在GRC底层就位后,应在锚固件底脚上覆以GRC黏结垫块,并使此垫块与GRC底层成为一个整体。黏结垫块在底脚上的最小厚度应为
黏结垫块是用手工填塞法制成的。
操作者用手将GRC垫块搓揉后使之与GRC底层相连。GRC底层的最后一次辊压密实,框架的就位以及GRC垫块的形成,这三者的时间间隔应尽可能短。这对于确保覆盖物的黏结是必要的。如果间隔时间过长,由于底层料的初凝可能会阻碍覆盖物与底层的黏结并会因而发生分层。同时,应注意不要使黏结垫块将锚固件的垫片全部包覆住,否则会对GRC外壳施加不适当的限制。
操作人员制作垫块,可将GRC混合料喷射到一合适的容器中,或使混合料经过预拌。使垫块的混合料覆盖住柔性锚固件的底脚并使之填满柔性锚固件底部与GRC外壳之间的空隙。
制造商应对黏结块的修补方法作试验并取得有关资料以供用于设计。由于考虑到徐变,应对修补量加以限制,在一块板上修补量不应大于全部锚固件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