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纤维加固技术
碳纤维加固是近年来美日等国家所研发的应用在土木工程中的新型补强技术。该方法采用同一方向排列的碳纤维织物,在常温下用环氧树脂胶粘贴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利用其紧密粘着混凝土表面,使二者作为一个新的整体,共同受力,是一种非常简单且优良的加固补强方法,与传统的粘钢加固不同,碳纤维加固在不增加结构物的荷重的前提下达到高效加固的目的。
二、碳纤维补强技术的基本原理
将抗拉强度极高的碳纤维用环氧树脂预浸成为复合增强片材(单向连续纤维片);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沿受力方向或垂直于裂缝方向粘贴在要补强的结构上,形成一个新的复合体,使增强贴片与原有的钢筋混凝土共同受力,增大结构的抗拉或抗剪能力,提高强度、刚度、抗裂性和结构的延性。
构件受弯破坏的典型破坏形式是产生横贯受拉区的集中裂缝;而构件受拉区表面粘贴了碳纤维片后,当构件受荷载作用时,裂缝难以进一步扩展。因此,跨中的集中裂缝被"分散"成短小而细碎的裂缝并均匀地分散于构件的受拉区,使构件截面受压区高度增大,在碳纤维的增强作用下,使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大。
对于墩柱结构的脆断破坏主要是纵筋的细节设计不当或横向箍筋的约束不足,致使墩柱的强度与 韧性指标偏低造成的。采用在主筋或箍筋不足的断面粘贴碳纤维片和沿柱的周边环包碳纤维片。由于碳纤维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性能,可以有效地约束的侧向变形,提高墩柱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
三、碳纤维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梁、板:受弯构件拉区补强(跨中下部,连续梁、板支座上部)——通长粘贴。按需要进行设计确定粘贴层数。受拉区裂缝可在灌缝后贴碳纤维片密封,以控制裂缝的继续护展。
2、梁:抗剪补强——对于主拉应力产生的斜裂缝,在梁侧垂直轴线粘贴碳纤维片,必要时可交叉粘贴单向纤维片。
3、柱、桥墩中心受压、偏心受压、承受横向力构件中心受压构件补强——柱中部环包,增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抗压强度。
心受压构件和抗震补强——柱四面纵向粘贴抗弯补强;墩柱的塑性区域的抗弯补强;
柱受侧向力时的抗剪补强——柱端环包(相当箍筋加密)
抗震柱结构的延性补强——抗弯、抗剪补强联合;
4、剪力墙——单面或双面沿抗剪钢筋方向粘贴碳纤维片;
5、其他结构
高耸结构:烟囱、筒仓、水塔——与墩柱受力状况及补强方式相似;水池、气罐侧壁——受补强;涵洞、隧道——异常受力状态下的抗弯、抗拉补强;
6、密封功能——缝粘贴碳纤维片,是碳纤维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延长混凝土的构件的使用寿命。
四、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表面处理→底胶涂布→修补找平→涂布专用接着型环氧树脂→碳纤维片贴覆→脱泡处理→涂布专用接着型环氧树脂→表面材料处理
相关链接
-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 碳纤维加固技术简介
- 桥梁支座的更换与安装
-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强
- 粘钢加固技术
-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强
- 混凝土植筋技术采用化学药剂、金属栓锚等先进技术
- 化学灌浆
- 加固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 桥梁加固防水与防腐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