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水涂料的开发和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多以石油沥青或各种废旧材料(如废胶粉等)和化工厂的下脚料(如苯乙烯焦油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或废胶粉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苯乙烯焦油防水涂料等。由于这些防水涂料的质量不够稳定,施工方法不规范、涂膜厚薄不均匀、防水层使用年限较短等原因,故未能在新建的防水工程中大面积推广应用。20世纪70年代,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开始研制聚氨酯防水涂料,该类涂料发展非常迅速,每年以18 %的速度增长,1994年产量为1万t ,其中主要是煤焦油作活性填料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据调查,1999年聚氨酯防水涂料销量中,焦油型约占66 % ,非焦油型占34 %。焦油型防水涂料在防水涂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煤焦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含有蒽、菲、咔唑、吡啶等数百种组分,众多的挥发组分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近年来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已相继发文禁止使用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此背景下,1998年建设部将非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列为全国住宅推荐产品13种防水涂料之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
建筑防水行业还将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基建防水需求增长。地下管网建设预计将带来4,000-5,000亿元的投资,为防水材料需求带来新的增量。此外,行业还将受益于存量房屋翻修所带来的防水需求。存量房屋现已超过500亿㎡,其中80%是5年以前建成的,随之而来的房屋翻修堵漏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2014年房屋翻修对防水材料的需求仅占到总需求的5.8%,2015年起占比快速提升,预计提高2015-2016年施工面积增速1.3和0.2个百分点,十年内存量房翻修的防水需求占比有望提升至15%以上。
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上游为石化行业,行业主要原材料沥青、聚酯胎基、SBS 改性剂、乳液等均来自于石化行业。石化行业的产品供求变化和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将对建筑防水行业所需原材料价格波动产生一定影响。建筑防水材料行业下游为建筑行业,建筑防水材料的成本占建筑总成本的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业的迅速崛起,对防水材料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带动了防水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建筑防水材料产品目前已形成六大门类,即: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密封、刚性防水材料、瓦类防水材料和混凝土堵漏止水材料。其中防水卷材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和合成高分子卷材两个主要类别,防水涂料也分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沥青基涂料和合成高分子涂料等。
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凭借其高质的防水性能,越来越受到行业人士和使用者的喜爱。
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功能性材料,建筑物和构筑物之所以要采用防水材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潮、防渗、防漏。我国在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方面的投入每年呈递增趋势。2003年,在工程总造价中防水工程造价达到15 %以上,特别是地下室的防水造价比例已达工程总造价的25 %~30 % 。我国建筑防水涂料年使用量占防水材料总量的10 %左右,有的地区(例如厦门防水涂料使用量)占防水材料总量的50 %左右。虽然在防水工程方面的投入很大,但防水效果不理想,新建工程当年渗漏率都在10 %左右,国家每年用于防水方面的维修费将近20亿元。建筑防水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防水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近年来,我国防水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先后开发了油膏类、卷材类、溶剂型黏稠液、水基型乳液和粉剂型防水材料,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十三五”期间高铁建设、公路基建和轨道交通等系统会有新的增长,从而带动防水材料市场需求。“十三五”期间预计区域城际铁路规划达到1.1万公里,加上未完工的高铁,“十三五”高铁新增总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超过“十二五”期间的1.6万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5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将达到7万公里以上。轨道交通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个城市,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总投资有望超过4万亿元。
因此,防水市场需求激增,高分子防水卷材必定会受追捧。
相关链接
- 青龙祝贺高分子卷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苏州成功召开
- 工业建筑屋面色彩规定出台,外露使用的防水材料应该满足哪些色彩
- 海绵城市试点失败,住建部回应称不会立竿见影
- 防水市场需求激增,高分子防水卷材受追捧
- 广西南宁市2016年地下工程防水技术交流会成功召开